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其发展主要以菜篮子产品生产、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形式呈现。都市农业产业链建设对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当前广州市各类农产品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都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046.46亿元,同比增长12.19%,增速创新高,其中农产品批发零售和运输增加值增幅达14%。都市农业总收入达到2612.598亿元,同比增长9.6%。截至目前,建有47家省级“菜篮子”基地,81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但是,广州都市农业离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生产率较低、规模偏小、龙头带动作用较弱和人才短缺等农业自身发展问题;二是农业与科技融合度低、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较为薄弱等一二产融合问题;三是都市农业的功能多元化尚未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发展仍然滞后、农旅融合规模化及品牌化建设有待完善等一三产融合问题。推进广州都市农业产业链建设,有以下方面的路径选择:

    以农业增值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广州应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全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是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研发进程,提高农业发展智能化水平,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推动广州都市农业高效高质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依托具有特色发展优势的重点村镇,形成以农业与旅游、文创、康养、研发等多种体验经济相融合的多功能农业集群,构建以多功能农业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格局,强化城镇的辐射带动力,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依托科技创新,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推动一产的农业科技生产、二产的农业精深加工、三产的农业智慧服务,充分发挥二产、三产的产业升级对一产功能拓展提升的促进和带动效应。其中,三产要以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为切入点,依托数字技术手段,融入文化、科教、电商等功能,发展“互联网+”,推动种养向展销、贸易、体验等业态延伸;二产要以信息智慧、生物健康为切入点,引导相关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式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智慧健康“菜篮子”;一产要以发展高端种业、特色种养为切入点,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价值链,发展高科技农业。

    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广州都市圈农旅融合品牌

    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线路,整合全域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等资源,结合轨道交通、绿道网络、特色资源,沿路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群;发展乡土研学、自然教育、农业教育、节事庆典等体验式经济新业态;借鉴荷兰“高经济收益的有机耕作+具有生态效应的传统低田作物+农作物种植与休闲观光相结合的休闲活动+农业保护与农业知识教育结合”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将沿线特色产业串联起来,带动广州全域农村按照“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增城派潭模式,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打造广州都市圈农旅融合的新品牌;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带动作用的龙头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做优规模化、品牌化农旅融合产业。

    培育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打造一批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更多上市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领军型企业等“领跑者”,力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二是打造龙头引领、效益优良、品牌知名、联农带农的都市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有影响力、广州特色突出的农业展会、论坛品牌,擦亮观赏鱼、名优花卉等广州农业招牌,让品牌强农成为都市现代农业的主旋律。构建以丝苗米、优质蔬菜、花卉、荔枝、畜牧、渔业等重点产品为主线、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打造国家级产业园为目标,以调结构、扩规模、抓龙头、创品牌、全链条、增效益为主攻方向,建设规划布局合理、产业基础较好、机制完善、规模适度、生产方式绿色、品牌突出、政策支持、机制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集成平台优势。集成一批三产融合先进适用的先导区和田园综合体,构建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智慧农业、都市休闲农业、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农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公园或农业综合体等现代农业综合平台,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效应。

    (陈燕: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忠爱: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