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各种经济条件的变化会出现集聚过度,其承载能力的缺失会导致集聚区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升高和规模报酬递减等,这种超边界的发展与现代服务业集聚之初的形成机制相背离,影响集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要在整体上保证其形成机制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之上,明确影响其边界的因素,以合理引导集聚经济的发展。其中,市场条件水平是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重要因素,其边界范围也正是市场条件不同的外在表现。同时,政府行为对于现代服务业的集聚边界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集聚边界;市场条件;影响因素;现代服务业

    一、引言

    随着产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成为一种趋势,扮演者重要的城市服务功能。然而,服务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楼宇密度、人口密度的快速增长,对城市空间形态、交通组织、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加剧,当区域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超过一定限度,产生了服务业集聚过度的现象,如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城市中央商务区逐渐不能承载现代服务业持续集聚发展。这种现代服务业集聚过度化发展体现在城市中办公楼逐渐呈现一种低空置率,租金攀升,商务成本增加;楼宇的高度密集,影响商务环境;交通拥堵和产生“潮汐现象”。总之,各类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这些现象说明服务业集聚已超过最优发展边界,逐步成为制约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内具有产业集聚、空间连通、集约分布的特点,分析集聚边界能够实现合理布局规划和产业用地有效开发,有助于树立服务业发展的新标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效能化、低碳化发展;同时,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提高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因此,为了更好得把握现代服务业集聚的边界,有必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是怎样形成的,即解决形成机制问题,明确边界测量的起点,第二,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受那些条件限制,即解决影响因素问题,明确边界测量的标准,或者更确切的说要把握好测量的动态延伸,不能停留在阶段静止的观念上。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从现代服务业边界的概念为切入点,进而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概念内涵

    集聚在一起的服务业企业实质上从组织理论上来说就是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组织。组织有多种,有单个企业组织、有多单位团体组织、有带动作用的区域性组织或是宏观性的国家组织等等。对于组织边界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其概念的理解也就不相同(如下表所示)。

表1 组织边界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从静态上讲,组织理论学者通常从与环境的关系来定义组织边界,认为组织是与它们所处的环境进行互动活动的系统,强调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区分,因此是一个组织终止的地方就是一个组织所处环境的新开始 (Pfeffer & Salancik, 1978)[1]。从现代服务业集聚的角度来看组织,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也与其环境息息相关,是与相关产业、市场、政府和社会文化等相互作用的系统,现代服务业集聚的边界存在于一个联系不紧密的产业、分割的市场区域、区别的政府导向和不同文化氛围的环境中,集聚边界导致了不同的商业生存环境。

    从动态上看,经济学家则认为组织边界概念多集中在边界与效率的关系上,如威廉姆森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中指出,组织高层对边界的重新整合与调适实质是减少边界冗余,提高组织本身运行效率。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也是不断演化的,边界经历创生期、延伸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边界的演变体现了集聚企业自身被动或者是政府主动为减少边界冗余,消除不合理因素来提高集聚效率所做出的努力。因此,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是一定的条件下,服务企业集聚效率与集聚损耗之间的动态平衡,当集聚效率大于集聚损耗,服务业务集聚边界呈现创生、延伸趋势,反之,则集聚会出现衰退。总之,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意味着现代服务业集聚内部存在效率运作,超越这一边界则意味着现有条件下的非效率平衡。

    组织学者从静态的观点关注环境的差异,相反经济学家从动态的观点强调效率的平衡,然而,后现代组织理论的学者们从更全面的角度,将静态和动态的观念相互结合起来,给出了边界界定的关键。他们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日益更新的科技发展,组织的商务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组织理论所设定的组织边界和范围。产业集聚竞争环境日益动态化、速度化和柔性化,因此,整合和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集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组织边界和范围的变化要求组织对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推动组织成员不断学习(罗珉,2004)[2]。所以,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已经突破了一定的空间界限,通过网络电子商务实现了跨区域的发展,边界的范畴从地理扩大了了业务范围,于是现代服务业集聚企业应更多地关注流程而不是个别专门化的环节,更多得去摸索及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合作模式,这也就要求现代服务业集聚组织突破传统的组织边界,纵向整合不同产业链,但同时也就不免会对集聚边界的界定和测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总之,组织论、经济理论和后现代组织论对于组织边界的认识都是在努力寻求一种差异,这种差异是区分组织边界内运作还是超边界运作的基础。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作为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必然出现的后现代组织,其边界是外界宏观环境和内部运作效率综合作用下的效率化平衡状态,随着环境与内部运作效率的作用幅度而变化,可以是一种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下的超越了地理范围的虚拟区域界。

    三、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形成机制

    随着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成为一种趋势影响着世界产业的格局。其中,为工业企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工业社会发展中后期的一种重要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初期的一种重要形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在行为主体、市场需求、产品类型、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具有与传统产业集聚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形成机制上看,交易成本、外部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不断与企业间经济效率进行比较,在边界区域二者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会受到各种技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影响,正如新地理经济理论所证实的,现代服务业具有集聚边界演化的可能性,政府在其中也会充当推动和引导的作用。

    (一)交易成本与集聚边界

    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存在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的高低,市场内部交易会增加额外的管理成本,但是通过形成组织来管理资源,会节约市场运营成本,进而企业与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边界(Coase,1937)[3]。企业的相对集中能够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因此交易成本是集聚边界形成的一种原始动力(Williamson,1975、1985、1999)[4]。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集聚边界是一种中间组织形态,是交易效率的分界线(杨小凯等,2000) [5]。大量相关企业集聚,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率,特别是在存在混合式分工水平时代,平等合作下的网络管理模式使得企业集中资源专攻价值链中某些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创新从而提高生产率(魏守华等,2002) [6]。于是产业集聚边界内效率的提升是其边界凸显的重要标志。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集聚边界

    厂商为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会尽可能扩大生产规模,而企业集聚产生的边界是在一定区域下企业寻求外部规模经济的结果。外部性可以分为行业内的外部性和行业间的外部性。行业内的外部性考虑的是外部性在同行业间作用而产生的产业集聚。行业间的外部性是在同一区位的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产生的外部性导致的产业集聚。如体现行业内的外部性的北京金融街的金融企业集聚,而行业间的外部性如广州天河区天河商圈的不同行业的企业集聚。

    要分析集聚边界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探讨外部规模经济的成因。对于不同产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工业的集聚对规模经济要求较高,而对差异性要求不高;而高科技行业的集聚对差异性要求较高,而对规模要求不高。因此,工业倾向于在一般的工业城市集聚,而高科技行业、知识密集型行业倾向于在大城市集聚。由于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贡献不同,其集聚边界和影响因素也有一定的差异。

    不同产业产生的外部性的强度也不一样。高科技行业的外部性更强,而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相比,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外部性是最强的,产业集聚的边界也最明显。当一个行业的R&D投资越多,技巧熟练型员工越多,大学科研机构雇员越多,则该行业的集聚边界越明显。

    (三)规模报酬与集聚边界

    现代服务业集聚组织的边界受到组织中个体成员规模报酬的影响。Demsetz (1973)基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变化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分析了大企业在创新和抢占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从而导致其长期成本曲线下移,这意味着企业规模与盈利性之间的正向关系。那么大企业也就意味着形成的一个具有地区性或存在跨地区的组织,庞大的组织规模提高了成员的绩效报酬[7]。因此,当企业规模报酬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突破其自身边界,整合上下产业链进一步形成竞争优势,朝着集聚态势发展(Porter,1979) [8]。这种集聚组织也必然会带来规模效应,使得规模报酬递增,但又是在一个范围之内,因为会受到边际规模递减的影响,因此集聚边界伴随着集聚成员的成长而改变,呈现一个动态过程。在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形成初期,规模报酬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到了一个成熟阶段,规模报酬会随着边界报酬的递减而到达最大,这时候也就是前面所界定的边界效率平衡期,意味着边界的稳定;内部或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这一平衡的打破,向新的边界或者是衰落期发展。

    (四)新经济地理理论与集聚边界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成为影响集聚边界的重要因素,这为本文提供了颇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依据,一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很多行业如物流、连锁超市对运输成本依赖性依旧很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往往是金融、咨询业等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可以初步推断现代服务业具有集聚边界演化的可能性。二是集聚的“历史依赖”说明集聚的区位选择可能是“偶然”,于是在集聚的萌芽阶段,政府过多地干预或者强行推动集聚的形成可能是无效的,自然历史原因是边界出现的基础,而政府作用可以调整集聚边界范围,但不影响集聚边界的本质。

    四、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借鉴交易成本、外部规模报酬、集聚经济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于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形成机制的解释,从本质上说明了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易成本的高低、外部规模经济的大小、规模报酬大小、运输成本和劳动力供给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集聚边界形成和动态演化的基础(如下图所示)。
 
图1 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影响机制作用图

    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更直观的角度,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地理空间与行业分布

    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理论往往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即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地理单元大小的选择与加总水平。对这两个边界的选择应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由于通常强调集聚过程中的溢出效应,所以要依据的就是外部性存在的产业边界与空间边界(魏后凯,2006) [9]。因此,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是集聚企业的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在这一空间内才能发生产业间的相互影响,若超出这一边界,其集聚边界测量结果不能反映实际集聚水平,以其为基础的进一步分析也可能得到错误的结论。同样,对产业边界分析的结果表明超出空间边界的测量偏差受产业所选地理单元内的分布情况影响,如果行业呈相同分布则偏差较小;如果呈错位分布则偏差较大;行业的集聚程度与相对规模等因素也有明显影响(刘长全,2007) [10]。因此,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自然会受到这种行业分布特性影响,各种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金融等服务业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商业集聚边界的测量,以商业街或购物中心为中心的服务业业集聚边界也较容易估计,正确得评价其集聚指数。在现代服务业集聚经济研究中,依据低估的集聚指数也将导致对集聚经济强度的低估,甚至得出集聚经济不存在的结论。超出边界测量,现代服务业集聚在测度结果偏低的同时,也缩小或消除了产业间集聚水平的差异,使得这种差异难以对产业间生产率或增长速度的差距提供解释。

    (二)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创生的基础,是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城市的产业结构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第三产业比重攀升,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和壮大,现代服务业集聚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力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三产业的横向结构构成的主要要素比重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和壮大的关键因素,其中金融保险、商业专业服务业为主的横向构成要素在现代服务业集聚中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程度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影响与作用是相互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受到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程度的影响,在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方面,具有较长发展历程和较高发展程度的国际知名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基本的共同点为服务业比重较高,甚至某些城市服务业发展占GDP比重70%以上。由于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国际化都市中比重也相应地占据了优势性份额。货币资金的高速流转是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突出表现,因而金融业的发展也凸显其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众多的国际化城市具备高效的金融运作系统,金融网点的设置往往趋向于人群和一系列机构聚集的都市繁华地段,这种选择方式的最大的考虑因素是其服务对象的聚集程度——企业和大众消费者。通过便利的交通环境和良好的服务形象来树立较高的品牌价值感。因此,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下具有优势的行业会成为边界创生的带动性力量,其带动力度的强弱也成为边界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集聚边界延伸的直接动力,是其产生差异的根本因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业集聚的进程和规模。在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来看,并不意味着任何城市都能够促成其形成和发展。其中城市的经济总量作为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首要因素,此现象在众多城市都得到了验证。在众多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较高(如CBD)的世界性城市,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现代服务业植根至茂盛的关键因素。充盈的财政收入和规模化的发展效应使得政府和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提供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如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所以,城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稳固雄厚的经济基础,只有充分发挥经济基础的效用,将城市发展成为现代商业运作的集聚地,吸引规模性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专业性服务机构等,以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波助澜。这种城市经济发展不同水平下的集聚活力直接反映了集聚边界差异,尤其是在边界影响的范围上。

    (四)城市交通的发展

    城市交通的发展加大了集聚企业的联系,扩展了集聚边界,是集聚边界延伸的重要保障。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无疑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增添了强劲的动力,是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速度和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交通运输业的便利,现代服务业最早兴起的是城市中心地带,政府的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是围绕城市展开的,传统服务业的兴起,众多世界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首要区域则是城市的中心地带。最大的原因和城市中心地带的高度人流集聚和机构集聚。然而,区域发展的过于集中性也导致如今众多城市中心交通环境堪忧、人行和车行效率降低等不利。传统服务业进而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衰退,西方的发达国家开始加大对城市中心地带的改造建设。改造的措施集中在显性的长期问题上,如:交通的拥塞情况,运作成本项目的删减,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与更新等。从各大世界性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内涵来看,其构建区域选址主要集中在人流和机构流密集性程度较高的地方,一方面可以集中有限成本设置规模性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交通网络的通畅和高效往往可以影响到包括现代服务业以内的其他产业的发展,继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辐射发展与互补性亦可相得益彰。毫无疑问,当代世界性的城市中心商务集聚地都具有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载系统。如东京的新宿有9条地铁线;巴黎的拉•德方斯更是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交通网络的高效运作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物质性和基础性因素,在城市交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动态延伸,当然这种边界延伸的稳定性需要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为基础。

    (五)商业与商务消费的升级

    商业与商务消费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延伸的根本动力。在交通的日益发达之下,众多行业资源性交互愈亦频繁,在这种物质性动力的影响下,人口与产业的涌动与迁移也成为交通因素支撑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信息流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生产力的革命推动和改变了人流的集聚方式,相应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流的集聚方式。如:网络商业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一部分消费集聚地发生了改变,而网络也成为了企业提供网络商业服务的集聚地。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的有利工具成为逆城市化实体集聚模式的商业集聚形式。而这种逆城市化实体集聚模式正是在商业运作模式、消费模式以及信息渠道等因素变革的前提下进行的,作为城市服务业集聚功能组织模式选择性的发展过程,其最终的结果是促使现代服务业程度深化和服务高度专业化。这种网络服务集聚的方式实现了人们在现实中更自由的分散意愿。在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种时,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开发人员可以迁至郊区高新技术集聚区完成工作任务;而咨询师、律师、医生等,聚集在服务对象集聚的区域,而此类集聚地则是他们的理想工作地点。这与行业所具有的独有的特征是紧密相连的,咨询业,律政业等此类服务行业需要必要的客户面谈,实地调查等方式来完成,具有较高的客户类别与客户具体案例的针对性。此时的消费方式更为先进,现代服务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就更加突出。所以,信息技术变革下消费方式、消费地点的变化是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延伸的根本动力。

    (六)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形成、发展及其范围的引导者。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和组织过程被理解为市场行为,从这个概念出发,市场行为若出现无引导、无约束力时,会造成对社会环境的损害。政府行为的特征也因为城市的相异而不同,可以从不同的几个主要方面看待政府行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如:规划设计、融资引导、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兴起和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诠释为市场规律作用下的产物。政府行为在充当调配与控制的手段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政策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鼓励,通过对商务集聚中心基础性设施的改造,改造其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给予服务业发展良好的运作环境。另一方面,增强现代服务业的软实力,在政策有效引导和适度倾斜的基础上,吸引大批企业入驻,促进合作,使集聚效应规模化。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改造,后者的典型代表是上世纪60年代法国的拉德方斯和东京的新宿副都心的开发。因此,政府行为在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六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如下表所示。

表2 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五、结语

    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发展过程和模式不尽相同,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多样性,决定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的多样性,我们很难找到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历程完全相同的城市。因此,现代服务业集聚的边界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具体的经济体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其形成机制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都受到交易成本、外部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的制约与推动。服务业集聚边界首先要明确其地理空间与行业分布对其的影响,然后是市场条件的基础力量与政府宏观调控方向的对其的影响。其中市场条件包括了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的发展、商业和商务消费的升级等特点。

    总之,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批发、各类专业服务等为工业、农业提供各种中间服务,其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合理性与否将关系产业之间服务与被服务企业在数量上的匹配和质量上的和谐,这一边界大小和规模不仅对服务业本身,而且对提升其他产业竞争力,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冉. 行业协会组织边界与组织能力模型的构建研究[J]. 财经论丛, 2007(5): 90-95.
[2]罗珉. 论后现代组织的概念和边界[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6(6): 10-13.
[3]罗纳德.科斯. 企业的性质[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32-36.
[4]威廉姆森D. E. 交易经济学: 契约关系的规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5-48.
[5]杨小凯,张永生. 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14-19.
[6]魏守华,石碧华.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 21-24.
[7]Demsetz, H. Industry S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 [J].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1973, 6(1): 1-9.
[8]Porter, M. The Structure within Industries and Companies’ Performance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9, 61(2): 214-227.
[9]魏后凯. 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54-63.
[10]刘长全. 溢出效应、边界选择与产业集聚测度[J]. 产业经济研究, 2007(4): 1-9.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