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没有发达的商贸流通业,就没有高水平的现代市场体系,更没有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因为任何市场体系,虽然都是由商品、服务和要素三种类型市场的有机整体,但这些市场最终都是由渠道、定价、采购、分销、配送、交易等流通子体系构成,都离不开商贸流通业内部各主要行业尤其是批发、零售、物流、会展等关键行业的支撑。更主要的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生产固然创造财富,但只有流通才能实现财富,如果没有强大的商贸流通业,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即使拥有再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也难以变成财富大国和经济强国,最终甚至停滞不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一、现阶段是我国深化流通革命的最佳时期

我国的改革开放,虽然是从改革流通体制、放开渠道管制和商品定价开始,但在过去三十多里,真正使中国经济带来革命性变化并创造“中国奇迹”的,则是中国特色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道路。这场始于珠三角的工业化浪潮,很快蔓延至全国,使我国工业化进程顺利推进到中后期。

2015年,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这一年里,我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5%,而以生产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则下降到40.5%,,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开始进入到中后期。同时,这一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约合8016美元,这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真正到具有转折意义的新时期、新阶段,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具实质性和标志性的“新常态”。经验表明,不论是先有“流通革命”然后在此基础上才开始“工业革命”的欧美模式,还是先有“工业革命”然而才发动“流通革命”的日韩模式,都表明一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进程一旦进入到中后期,如果没有匹配的商贸流通业做支撑,那么必然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只有完成了“流通革命”,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流通革命”的关键时期。

所谓“流通革命”,可以从产业周期、技术应用等多重角度理解,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现代流通体系从功能到结构的系统性变革。结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实际,这场“流通革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商贸流通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育成长和投资建设,各种不同的商贸网点布局不断完善,商贸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加,商贸渠道体系不断优化,由点到面,从量变到质变,我国商贸流通业到了“蝶变”的时候了;另一方面,随着商流、物流渠道体系以及商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强大,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惠民生”的贡献越来越大,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导向性越来越明显,进而对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越来越突出。

严格地说,改革开放初期,发展商品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尤其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而言,就已经开启了流通革命。再后来,鼓励各类商业网点建设,无论是推动城市里的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和各类商贸园区建设,还是开展农村里的“万村千乡”等工程,以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都一直在推进着中国特色的流通革命。但为什么说,现阶段现在是“深化流通革命”的最佳时期呢?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中后期,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功能不仅“实现价值”,而且更多是参与“创造价值”;二是我国市场化进程步入完善阶段,对商贸流通业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市场体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三是我国国际化进程正迈向新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更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与冲突,对构建基于内外贸一体化的自主控制的商品流通渠道体系以及覆盖全球的流通基础设施体系布局,既是压力,更是推动力。

总之,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与大规模“工业革命”相匹配的“流通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只能通过全面深入的流通革命,使商贸流通和市场导向的思维理念和运行,融入到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才能彻底改变我国几千来的“生产唯上”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地转变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建成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如果不能顺利地突破“商贸流通”这个瓶颈和短板,那么,无论是调结构、稳增长,还是转方式、促消费,以及去库存、降成本等,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问题都将难以突破,甚至根本无解。因此,深化流通革命,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刻不容缓

二、当前条件下深化流通革命的主要途径和着力点

在当前条件下,深化流通革命,既是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市场体系,尤其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和持续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才能使“流通革命”变成类似于过去三十多年大力推进的“工业革命”那样,变成系统性的国家战略?如何使“深化流通革命”与其他各项国家战略和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并落到实处?如何使深化“流通革命”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结合起来?初步而言,在当前形势下,可以沿着六条路径重点推进。

1、以深化流通革命为中心,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是使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供给侧转型为“以市场和流通为中心”的供给侧。无论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还是“降成本、补短板”,本质上都是流通问题。这是因为,过去我国的工业化,是缺少流通体系支撑的工业化,导致大量的高库存,一些生产,也是没有市场导向的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能通过“流通革命”,使产业链和供应链再造,并推动整个农业生产和工业制造从传统的投资能力导向、技术兴趣导向转变为真正的“流通导向”,生产的类型、规模、等级以及生产布局等,必须建立在足够的流通能力和渠道保障基础上,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盲目生产方式。

2、以深化流通革命为突破口,加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我国,近十多年来,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探讨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大多没有涉及到“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根源和本质问题。从南美、东南亚、东欧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工业化后期,没有及时地进行“流通革命”,从而使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型,使传统增长方式难以持续维持。而日本、韩国等国现代化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借助于“流通革命”,完成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使整个经济体系建立在流通导向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完成经济动能、结构和方式的再造,才能成功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

3、以深化流通革命为主线,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解释者强调各自不同领域的作用,其实“一带一路”本质上就是商贸流通之路,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实际上正是将“中国式流通革命”引向深入,也即使中国国内的商贸流通体系与全球流通体系“连通”,真正地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体化”,使中国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全球范围内畅流起来,使中国的制造和流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产生更大的价值,使中国真正从“生产大国”变成“贸易强国”、“财富大国”,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推进和深化流通革命。

4、以深化流通革命为出发点,科学实施“互联网+”战略

互联网在经济和生活中的大规模应用,就是从电子商务起步的。因此,“互联网+”战略的全面实施,也是以“互联网+流通”为起步,正是因为互联网与批发、零售、餐饮、物流等的深度融合,才导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从而为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提供新动力。因此,各地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路径和步骤可以不一样,但不能脱离“流通革命”的深化而盲目推进,否则,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

5、以深化流通革命为关键点,创新解决“三农问题”新思路

在新常态下,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正在从生产问题转为流通问题,农村经济的出路必须以流通突破口,才能真正摆脱落后的局面。在当前背景下,中国农村流通最大的两个热点问题就是如何发展农村物流和农村电子商务。因此,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契机,全面深化中国农村地区的“流通革命”,进而使整个中国农村经济建立完善的现代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础上。

6、以深化流通革命为为契机,加速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自由贸易区”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体系构建的示范区,其核心还是在于“贸易”,进一步说,就说从“管制型贸易”向“自由贸易”转型升级。在形式上,自由贸易区建设,涉及到海关、商检等体制机制以及服务于旧的内外贸分割模式的改革,但从根本上讲,这就是要通过一场深刻的“流通革命”,破除阻碍内外贸一体化和内外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力量,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

三、深化流通革命面临的主要难点与思维创新

“流通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样,是任何一个市场发达国家都绕不开的“门坎”,只有完成这两场革命,才能真正成为现代化国家。然而,深化流通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比在中国推进“工业革命”更难。如果说,从“抓农业生产”到“抓工业生产”,是一项革命性跨越,那么,从“抓生产”到“抓流通”则是一项颠覆性的变革。因为,中国是一个几千年的生产社会,长期的“短缺”导致对生产和产品的偏爱,具有根深蒂固的生产观念和产值思维,因此,当前深化流通革命的最大难点,就是各界对现代流通的陌生和不熟悉,大多是一知半解,从思维方式和基本理念上不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来构架的,而是从“生产观念”来看待现代流通的,从而对现代流通的真正价值和“流通革命”的巨大意义看不清。

从表面上看,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既复杂又艰难,如消费能力不足、实体经济虚弱等一系列“新常态”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大多是长期的“流通滞后于生产”以及“生产盲目突进”导致的“综合后遗症”。这是因为,中国国情特色下的市场经济道路和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是“先搞生产、后搞流通”的“第三条道路”,与欧美等早期老牌市场经济国家是“先搞商业,搞市场,然后才发展生产,搞工业”的经济模式刚好相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重投资、重生产、重产品”的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继续得以延续;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重市场、重流通、重渠道”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方式始终没有形成。进一步说,流通落后与市场落后,是我国市场体系不发达、不完善的不同方面,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问题,本质上就是流通问题,发达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以发达的流通业为支撑的。

因此,为了将“流通革命”上升为国家中长期战略,有必要推动各级政府和各界都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学习现代流通,并从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化流通革命,才能完全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才能顺利完成“一带一路”建设,才能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我国经济从“生产主导型经济”向“流通主导型经济”转轨,才能真正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进而实现从生产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跨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