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珏婷】: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周强先生,青岛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庆国先生,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徐长兴先生,河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费全发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一下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的有关情况。我是今天发布会的主持人,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束珏婷。

今天我们首先请周强先生向大家介绍一下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的有关情况,之后徐长兴先生将向大家介绍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发展的整体情况。最后4位发布人将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周强先生做介绍。
 【周强】: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记者能够来参加我们的专项试点发布会。

标准化是商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时强调,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强标准化建设。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指出,要加强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落实《纲要》的部署,商务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商贸流通专项试点,目的是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类市场主体在标准制定、实施应用等方面开拓创新,推出一批标准,树立一批标杆,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试点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定位高。此次试点是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两部委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向“十四五”时期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着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定位于国家级试点,是我们以标准化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二是任务实。试点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内外贸发展的堵点、难点,聚焦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和内外贸一体化两个方向来开展。商贸流通提质增效方向,围绕流通设施改造升级,流通方式创新,流通主体培育等,探索以标准化推动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

大家都知道,标准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内外贸标准作为联通内外两个市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还存在着部分产品质量标准有差异、内外贸标准认证衔接不够等问题。为此,试点在内外贸一体化方向,重点推动国内外的标准互联互通,探索以标准化建设带动内外贸领域的认证,检验检疫等衔接。

第三是范围广。在试点主体方面,此次试点面向城市和企业,并且只要是参与内外贸一体化或商贸流通提质增效的相关企业,都可以参加,中外资企业都可以参加。

在试点领域方面,覆盖了内外贸主要领域和行业。商贸流通提质增效方向,对行业、领域、业态都不做限制。内外贸一体化方向涵盖农产品流通、消费品流通、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主要领域。在试点任务方面,我们强调标准化建设全过程管理,包括建立工作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深化标准应用,评估总结经验四项内容。但对各试点单位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方式方法不做约束限制,鼓励大家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试点通知印发以后,各地积极响应,踊跃申报,在城市和企业自愿申报,地方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了15个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城市和94家试点企业,并于近日印发了《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名单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试点建设。谢谢。
 【束珏婷】:谢谢周强先生的介绍,下面请徐长兴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工作的情况。
 【徐长兴】: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总体情况。开展标准化试点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强化标准实施推广,传播标准化理念的一个重要抓手。《标准化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和宣传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2007年国家标准委启动了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具体分为国家级试点和省级试点两类,其中,国家级试点由国家标准委统一组织。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部署了1128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涉及旅游、商贸、物流、养老、家政、物业、金融、教育、文化、体育等诸多服务行业。试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提高服务质量效率。试点单位将标准化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中,实现各环节、岗位都“有标可依”,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比如,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依托标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针对老年人入院评估这一事项,制定实施《老年人健康评估规范》,将原来分属不同部门的评估业务进行整合,压缩了评估时间,改善了老年人的入院体验。

二是加速成果示范推广。试点单位借助标准固化管理模式,实现优秀经验的整体输出,以标准化带动规模化。比如,国家会议中心先后向珠海、杭州本地10多个场馆输出标准化管理模式,派出管理团队,传播标准化理念、管理思维和服务文化。

三是培育一批服务品牌。试点单位通过建立实施和持续完善标准体系,不断塑造品牌竞争优势。比如,河南圆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着力为顾客提供标准化、优质化、智能化服务,不仅协助百余家单位争创“文明卫生先进单位”“三甲医院”等称号,2020年自身也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

四是引领新兴服务业有序发展。试点单位以标准支撑建立行业秩序,促进新兴服务业有序发展。比如,成都市商务局立足楼宇经济标准化,打造地方经济新优势,累计制定3项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并且推动成立楼宇经济促进会,强化标准实施推广,逐步完善行业管理长效机制。

此次我们和商务部共同策划,在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框架下,支持开展商贸流通专项试点。这是两部门共同落实中央财经委第8次会议重要部署的一项务实举措,是“十四五”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与此前试点相比,专项试点更加突出重点,聚焦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内外贸一体化两个大方向先行先试;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比如推动内外贸标准互联互通,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力争实现精准试点、精准支撑,以标准化助力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谢谢。
 【束珏婷】:谢谢徐长兴先生的介绍,下面我们就进入答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们围绕今天发布会主题进行提问。按照惯例,请各位记者朋友在提问之前,先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下面请提问。
 【央广经济之声记者】:我的问题是这次确定的试点城市中包括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部分城市以及两个计划单列市,请问这次的试点单位是怎么确立的,请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周强】:这次试点共有北京、河北、江苏等30个地区报送了285份申报材料,其中城市有16个,企业有269家,涵盖了农产品流通、商贸物流、批发零售、居民服务业、跨境电商等10多个行业和领域。

7月13日,我们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委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邀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等第三方单位的15名专家,对有关省份报送的试点申报材料进行了评审,重点对各单位标准化工作的基础,试点建设的工作方案,以及预期试点的效果进行了审核。

在专项审核的基础上,经部门复核和社会公示,最终确定了15个试点城市和94家试点企业。从试点企业的名单上,大家都可以看出,我们充分考虑了东西平衡、试点方向、行业分布等,比如说,从地区的分布来看,这一次有西部地区17家,中部地区22家,东部地区55家;从试点方向看,商贸流通提质增效这一方向有70家,内外贸一体化这一方向有24家。从行业分布看,农产品流通13家,零售业16家、电子商务9家、重要商品流通2家、住宿餐饮6家、 居民服务业5家、商贸物流包括供应链、冷链物流、共同配送22家,服务贸易5家、商品贸易9家、货运代理3家、跨境电商4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为全国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谢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大家都知道青岛的商贸流通产业现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请问青岛市在开展商贸流通标准化工作方面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薛庆国】: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对青岛商贸流通标准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标准化是商贸流通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到青岛市,在开展商贸流通标准化工作方面,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青岛具有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服务业产业基础雄厚,在商贸流通标准化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青岛现已基本形成“19处商业中心+60条商业街+164处大中型商业设施+103处商贸批发市场+社区商业网点”的商业空间载体,已建有7000多家便民连锁门店,有95家高品质星级酒店、22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浓郁的商贸氛围,吸引了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青岛。2020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00多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2位。

二是标准化建设工作走在前列。青岛标准化工作开展比较早,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政策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首先,改革启动走在了前列。早在2015年,青岛市就出台了《青岛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国家标准委签署了《关于推动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合作备忘录》,成为国家标准化改革启动以来国家与地方签署的第一个合作文件。其次,战略实施走在了前列。2016年,我市出台了《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全国重点城市中率先提出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标准”。2017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青岛市标准化资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并安排专项资金资助奖励了3675个标准化项目,有力推动了“标准化+”战略落地实施。第三,建设工作走在了前列。2016年以来,我市新增了1个全国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个国际工作组、2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全市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97项,国家标准933项,行业标准735项,标准规范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完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9项,在国家标准委开展的18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中,青岛市承担了14类中的70项,类别和数量均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位,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是突出创新驱动。为做好相关工作,我市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为标准化建设赋能。首先,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青岛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举办了“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等三大国际标准组织领导人同时出席,这在国际标准化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体现了论坛作为国际国内标准化合作交流高端对话平台的功能,彰显了全球影响,发出了中国声音,留下了青岛印象。其次,打造了人才培训基地。2017年,我市与国家标准委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签订了《关于建设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三方行动计划》,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唯一的培训基地,为青岛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集聚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搭建了重要平台。2017年,青岛大学标准化学院成立,成为全国第一所设立标准化工程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第三,树立了示范典型标杆。我市通过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打造了诸多“青岛样板”。其中,崂山区政府承担的标准化服务产业培育试点、城阳区政府承担的“民声在线”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等项目,创造了青岛经验、青岛模式。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出台的《青岛标准先进性评价办法》,从产品创新、填补国内国际空白、严于国家行业标准等8个方面,对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中车四方、软控股份等企业的13类产品执行标准进行了先进性评价,成就了青岛标准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下一步,我市将以入选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创新优化内外贸标准供给结构,大力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努力为全国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国际商报记者】:据了解,近年来河南在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河南省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整体情况?
 【费全发】: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对河南商务工作的关心。近年来,按照商务部统一安排和部署,河南省持续推进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和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推广,充分发挥标准在商务工作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开展省级物流标准化试点。我们争取到省财政资金2700万元,支持许昌、漯河、焦作3市开展省级物流标准化试点,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约3.5亿元。以推广应用1.2m×1.0m标准化托盘为切入点,配套推广标准化叉车、货架、车辆等物流。装卸、运输、仓储设施设备,带动商贸物流降本增效。通过试点建设,3市标准托盘保有量增加到101万片,平均上升41个百分点。推广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26项,物流设施设备标准154项,技术服务标准147项。

二是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制修订。指导省物流采购联合会制定《河南省羊肉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冷藏、冷冻食品贮运环境温湿度监控管理规范》等省级标准,配套建设郑州食品冷链大数据监管平台,成为郑州城市大脑“郑冷链”的核心模块,全面监控冷链物流各个环节。

三是构建餐饮和服务标准体系。修订了《河南省餐饮行业经营行为规范》、《河南省烹调、面点、餐饮服务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规范》等;完成了河南名宴认定,河南餐饮、饭店管理博士(硕士)认定,河南名菜、名店、名师等系列标准认定工作。

四是指导推动电子商务标准化建设。指导鹤壁淇县和省电子商务协会制定《电子商务物流园区(基地)建设与经营服务规范》;指导开封杞县电子商务中心联合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制定《大蒜网络销售服务规范》、《电子商务大蒜现货交易仓储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

五是启动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经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我省郑州市被确定为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城市。河南万邦、大张、云速通等3家企业被确定为专项试点企业。我们将按照两部委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内容,指导督促试点城市、试点企业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做出河南应有的贡献。

此外,我们依托省物流采购联合会,面向全省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高管等征集物流及标准化专家,成立了河南省物流标准化专业委员会,这将为我省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谢谢。
 【中国商报记者】:这一次商贸流通专项试点是由商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共同组织的,那么接下来在试点建设的过程中,请问市场监管总局会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徐长兴】:作为标准化的主管部门,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发挥标准化的技术优势,与商务部一起共同做好专项试点的建设指导,成果推广等工作。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组织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试点的指导。前期,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淀了一批优秀的专家资源。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专项试点一线,主动作为、靠前指导。特别是结合这次专项试点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内外贸一体化两大方向,围绕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国际接轨等重点、难点,加强研究和指导,确保试点工作科学有序、成效显著。

二是支持试点成果上升为国家标准。希望各试点单位和试点地区加强与我们的沟通,对于试点建设中涌现出的一些创新经验和好的做法,试点单位要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我们将支持相关成果适时上升为国家标准,推动试点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满足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形势需要。

三是支持培育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除了国家级的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外,我们还会支持验收通过的试点项目和单位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希望这次的商贸流通专项试点完成后,能够推出一批精品。我们将支持效果好的试点项目升级为国家示范,做到“试点探新路、示范树标杆”,更好地发挥试点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商贸流通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想问一下周司长在试点经验总结方面是如何考虑的,然后下一步在试点建设方面如何确保试点成效?
 【周强】:刚才我也介绍了我们开展这次商贸流通专项试点,目的就是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市场主体在标准制定、实施、应用等方面开拓创新,推出一批标准、树立一批标杆、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所以说,试点是个过程,目的就是总结经验、推广经验,以达到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商贸流通的标准化水平。在试点的经验总结方面,我们将引导试点单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从四个方面总结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为推动商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标准应有的作用。

一是以标准化助力商贸流通的创新发展。在流通创新方面要发挥标准的作用,引导试点单位将最新的流通技术、专利和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发挥标准化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推进器”作用。比如电子商务企业,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全流程管理标准,推动5G、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标准化的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第二个是以标准化助力城乡商贸流通协调发展。引导试点单位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商贸物流、农产品流通等标准研制,发挥标准化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连心桥”作用。比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下沉农村,统筹城乡商业网点建设标准,推动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构建农产品、工业品双向畅通的流通网络,打通城乡流通的“微循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三个就是以标准化助力商贸流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引导试点单位贯彻绿色流通标准,推动完善绿色商品认证制度和智能化改造,发挥标准化在促进跨界融合等方面的“润滑剂”作用。比如,零售企业实施《绿色商场》标准,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扩大绿色产品的销售,引导行业绿色发展;试点城市要优化社区便民生活服务标准,完善“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建设标准,健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标准体系,推动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第四就是以标准化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引导试点单位积极使用国际标准,加快产业对标达标提标,开展标准互认互译,发挥标准化在扩大进出口,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软联通”作用。比如,农产品流通企业研究探索内外贸流通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标准,对标国际标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通认证的环节,实现与国际接轨。
在下一步试点建设方面,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做好试点的“后半篇文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做好工作指导,重点明确试什么。我们将区分城市和企业,科学编制试点工作指导手册,对照4个方面的试点任务,拉单列项明确试点建设的实施路径,确定重点任务和主攻目标。

二是开展工作培训,解决怎么试问题。我们将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收集试点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邀请相关专家集中解惑,现场帮助指导试点单位理清工作思路,确保形成各具特色的试点成果。

三是加强考核评估,保证做到试得好。我们将根据试点进度,制定下发试点考核评分办法,将验收的主动权交给试点单位,随时提交验收申请,我们随时进行验收,不搞一刀切,确保试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效。

四是做好经验总结,确保可复制。我们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做法,通过现场交流会,编印典型案例集等方式,借助多种媒体渠道宣传推广试点经验,促进相互交流借鉴,扩大试点的影响力,确保试点经验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推动以标准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我们了解到试点建设周期比较长,将近两年时间,请问青岛在下一步试点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
 【薛庆国】: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青岛是这次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15个试点城市之一,同时我市还有5家企业和单位入选了试点企业(单位)。这既是对青岛的肯定,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国家要求、结合青岛特色,打算分四个阶段,扎实有序推进试点建设。

第一,是启动阶段。试点期开始后的两个月,我市将研究制定《青岛市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将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进行商贸流通服务质量调查,进一步梳理问题、汇总情况、制定措施,为做好试点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是实施阶段。试点进入第3至第22个月,我市将研究制定《青岛市商贸流通标准化发展规划》和《青岛市商贸流通标准体系表》,并抓好组织实施。在实施中,我市将围绕商贸流通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设施的升级和完善,全面提升商贸流通服务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在这个阶段,我市将突出建立健全商贸流通业标准体系和商贸流通企业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和推广,并开展好实施评价和社会宣传,全力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第三,是评估阶段。试点期的最后2个月,我市将在充分准备基础上,按照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任务书和评分办法,严格进行自查,并对贯彻实施商贸流通标准的时效进行自评。自查达到合格要求后,我市将及时向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提出正式评估申请。

第四,是总结阶段。在试点期满后,我们将全面回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取得的试点成果,积极推广和复制成功经验。我们还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持续完善各项标准,进一步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我市将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和任务落实。我市还将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好资助奖励资金的激励作用。青岛所辖各区市政府、各经济功能区管委将参照《青岛市标准化资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各自设立标准化资助奖励资金,按照不低于市级标准化资助的奖励标准,对标准化项目给予资助奖励,全方位确保试点建设顺利推进。

各位记者朋友!青岛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切实抓好以上四个阶段的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好标准化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努力打造商贸流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青岛样板”,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河南有1家城市和3家企业纳入了试点的范围,请问下一步河南将如何指导试点单位进行相关工作?
 【费全发】:在商务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关心支持下,这次我们河南省共有1个城市和3家企业纳入了试点范围。省市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企业也信心十足。省商务厅已将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工作纳入了“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两部委的部署和要求,围绕主要方向、具体任务,统筹谋划、指导推动试点单位落实好各项试点任务。

一是要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专项成立河南省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试点城市、试点企业所在市建立相应工作机构,加强部门间沟通交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解决试点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创优发展环境,支持试点单位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二是制定“1+3”工作方案,指导郑州市编制试点城市建设方案,加强顶层设计,瞄准试点方向,抓住重点关键,创新方法模式,落实试点目标任务。会同试点企业所在市指导3家企业围绕各自试点领域编制专项试点建设方案,争取在农产品流通、跨境电商、零售业标准化建设上试出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三是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紧紧围绕内外贸一体化、商贸流通提质增效两个方向,农产品流通、跨境电商、零售业三个领域,有针对性地对试点城市、试点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业务培训,依托省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开展课题攻关,专题研究,编发试点建设指导手册,扎实推进试点建设各项工作。

四是建立督导考评机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已完成试点任务为目标,参照部里的办法要求,研究制定河南试点考评办法,明确时间表、责任人、路线图,建立月例会、季督导、年考核工作机制,及时掌握试点进度和实效,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高质量完成。

五是学习借鉴推广应用。试点建设过程中,强化阶段性总结梳理,堵漏洞、强弱项、补短板,对标新型商务标准体系,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典型案例,指导推动试点城市、试点企业提升标准化应用水平,以标准化更好引领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我这个问题是提给周司长的,对于商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商务部下一步还有什么考虑?
 【周强】:谢谢大家关注商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大家都知道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引领性作用。截至目前,商务领域的标准共有860项,其中国家标准114项,行业标准746项,为加强行业管理、促进流通业规范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一步,商务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相关决策部署。在国家标准委的指导下,围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升现代商贸流通水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突出抓好6项任务,助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标准的法制化保障水平,编制印发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强化标准化顶层设计,修订《商务领域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为标准化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二是加强标委会建设,提升标准的研制水平。研究制定商务部标委会管理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考核,规范标委会工作程序,大力推动标委会建设,为提升标准研制水平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提升标准的供给水平。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快速响应和满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推动建立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标准供给方式。

四是加强标准清理整合,提升标准的适用性水平。积极开展标准复审,清理整合老旧标准,推动标准建设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应型转变,提升标准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水平。

五是加强标准的宣贯实施,提升标准应用水平。以标准化试点示范为抓手,综合运用宣贯培训、信息反馈、评估评价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效益。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搭建标准化多双边的合作交流平台,引导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市场主体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应用。

我们也希望各界媒体能够关注我们商贸流通专项标准化试点的进展,宣传各地各试点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一起推动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支持商务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良好局面。谢谢。

 【束珏婷】: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或关注,欢迎大家继续和商务部新闻办联系,我们将通过其他方式积极予以回应。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点赞(0)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