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力打造体现广州优势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积极探索、走在前列。会议提出,广州要建设内外贸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与流通、消费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批发、新零售、新物流、新消费,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好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广州作千年商都,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方面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风格和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径,而且作为“粤商”代表和大湾区商贸枢纽,一直在实体商贸创新的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尤其部分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如网红直播、跨境电商、时尚定制等。同时,广州市政府部门在引导和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和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方面,也有着相对完善的对策体系。但就结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言,相应的政策安排和对策设计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因此,我们的对策建议是重点从六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着力打造国内首个双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

目前,全国各地在理解和贯彻落实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方面,基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产业体系特点以及基础条件,提出了不同的实施推进着力点、关键点以及重点抓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城市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性的双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这有二个原因,一是大多数城市在这些方面缺少综合能力和前提条件,二是各国家中心城市当前的政策重心或城市定位不在这些方面。

广州作为国家定位且对标国际一流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无论内外部条件,还是优弱势因素,都有利于创建和打造国内首个双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广州目前常住人口超1530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0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总规模全国第一,拥有专业批发市场600多个,国内国际循环支撑力巨大;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自身产业拉动力强劲;拥有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广交会等世界级流通基础设施,具有全国性试验示范动能,因此,广州具有创造全国首个双循环试验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同时,广州打造双循环试验示范区,与当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双区”驱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城”联动(广州、深圳),以及“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广州提出的广佛同城、广清同城等战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利于提升当前城市战略性决策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双循环试验示范区的重点内容就是如何结合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以及自贸区、跨境电商试验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一系列规划及政策,利用千年商都、大湾区门户、世界工厂核心区等优势,利用广交会、南沙自贸区、广佛深度融合核心区等核心资源和重点平台,探索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试验示范的重点对象就是如何通过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打通双循环的痛点、难点、堵点、断点、要点。双循环试验示范区试验示范的重点领域有三方面。一是探索现代流通体系如何与现代产业体系、交通体系、科技体系、文化体系、消费体系、城市体系等相关体系有机融合,以增强现代流通体系对国民经济循环的先导性、引导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二是探索现代流通体系如何创新升级、丰富完善,实现六个一体化,即内贸外贸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销售一体化、内需外需一体化、商旅文一体化、城乡流通一体化,从而使现代流通体系与当前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三是探索现代流通体系与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服务链、创新链、价值链、数据链等各链条、各环节的协同融合关系,从而丰富和拓展现代流通体系的外延和内涵。

从现实性看,广州双循环试验示范区有二个方案可以选择:一是直接与已经批准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融合,并行推进。这个试验区的核心区就是广交会以及千年商都的地标性场地——黄埔古港所在地,同时也是阿里巴巴、微信、唯品会、环球市场等国内国际双循环领军企业的聚集地,基本具备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条件 。二是将广州珠江南部的三个,即海珠区、番禺区、南沙区的全境梳理整合,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双循环试验示范区。这应该是最佳方案。

广州主城区北岸是旧格局下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区,天河、越秀、荔湾、白云四个区不仅拥有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上下九商圈等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商圈,而且还拥有50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广州80%以上的专业批发市场都分布这几个区。进一步说,这些区虽然现代流通体系发达,但其特点是实体性的传统主流业态为主,它代表的是旧商贸的辉煌。相当长时期内,这都无法改变。而且这些业态和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是广州商贸流通的核心力量和支撑力量。

在以新技术、新消费、新商贸等为导向的新型现代流通体系,广州目前重点分布珠江南岸的三个区,而且它们也是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策源地和引领地,这些区域代表新时代广州现代流通发展的新方向、新势力。其中,海珠区以海珠环岛商贸带为依托,以新港路为横轴,以广州大道南、江南大道为纵轴,以琶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中大创新谷及其国际时尚中心为依托,正在形成广州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商贸核心区。番禺区则以南大干线商贸带为横轴,以番禺大道为纵轴,支撑起目前广州又一个具有成长性的新商贸聚集区,包括广州南站商务区、长隆万博商务区、广州创新城、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一系列大型载体及平台。南沙区则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所在地,更具有双循环试验功能。总之,这三个区各有特点,也都具有国家级平台,合力打造国家级双循环试验示范区,目前的优势条件全国独一无二。

二、着力构建时尚定制为核心内容的广州特色新商贸流通体系

广州商贸延续和传承着千年商都、粤商文化以及实体商贸的特点,与上海、深圳、杭州等其他城市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具有十分显然的自身特色,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和风格,是中国现代流通发展史上的广州样本、广州经验。

粤商文化务实、低调、稳健、灵活,因此,广州商人及商贸流通业过去一直特别强调兴办各类实体商业、强调市场导向、强调稳健经营、强调走心服务。因此,广州商贸无处不在,商业氛围浓烈,生命力强大,但他们大多“小而美”,也很少出现并购或资本运作,也较少“走出去”实现全国连锁,是典型的坐商,是一群商界的狼。这就是广州能够聚集全世界数量最多专业市场的原因。它不同于沪商、浙商,内外通吃,世界分布,战略布局,资本经营,重视合作,从而能够把企业做得特别大,从阿里巴巴到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其风格属于典型的浙派,是游商、行商的产物。而深圳商贸的特色则是特别重视科技的应用,特别重视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新行业、新业态获得了飞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在专业市场、购物中心、会展、物流等传统商贸产业链规模远远不及广州的城市,由于受到传统实体商贸格局影响和约束力较小,反而,在发展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等新商业方面遇到的阻力较小且获得了飞速发展,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在一定程度上其规模和影响力也超过了广州这个传统商贸大市和国际商都。但是,星光不问赶路人,广州在推进传统商贸转型升级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面,依然走自己的路,低调前行。经过近二十年的转型变革和产业积累,当传统电子商务开始走向拐点的时候,在新商贸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候,广州商贸流通的新一轮高涨期又开始了。

广州商贸流通业及流通体系建设的生命力之源在于工业化所产生的强大需求以及与制造业体系的深度融合。无论是传统的广交会、专业市场、货运物流,还是在消费互联网与工业化互联网推动下迅速发展壮大的网红直播、时尚创意、商品定制、跨境电商、体验经济、供应链服务、文商旅融合等,都离不开广州本地及所在的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正是珠三角强大的泛家具产业链才孕育了商品定制(C2B)这一具体颠覆性意义的新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样,正是拥有服装、珠宝、美妆、皮具、皮鞋、数码等一系列产业链的聚集,才可能培育起时尚创意与发布这一新兴的产业链。可以说,广州时尚定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壮大甚至引领全国,既是广州市场经济发达和商贸创新的产物,更是广州流通体系与制造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新时代,一个具有广州模式和广州特色的新商贸体系正在形成。

在电商时代,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之后,现代流通的触角已延伸到了生产与交换的每一个环节,让生产与交换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流通不仅是一个货物转移的过程,同时还是形成价格信号的前提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能够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引领消费模式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因此,有人把现代流通称之为“新流通”,以示与传统流通的区别。广州新商贸体系或者说广州版的现代流通体系,其核心内容不是大型平台电商或全国性连锁体系,而是“科技+电商+制造”,即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依托优势制造业集群,以时尚定制为核心,逐步将传统的“从生产到流通”体系颠覆性地变革为“从流通到生产”体系,真正地形成新批发、新零售、新物流、新会展以及新制造、新消费。广州近十年来,聚集形成了包括索菲亚、欧派、尚品宅配、维意家具等近十家家具定制类上市公司,就是最好的明证。

广州拥有近130家纺织服装专业批发市场,有流花、沙河、十三行、新塘、石井等五大服装商圈,其背后就是因为广州拥有近2万家服装工厂、2万多个服装设计师,还有数万个服装电商,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无论是男装、女装,还是童装、职业装,从布匹到成衣,服装流通与服装制造完全深度融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和双循环能力。这样的流通体系,是长期产业和市场演化的结果,几乎无可替代。正是围绕着这些生产制造的产业链布局,广州形成了一批依托生产制造而发展成长的专业化展贸商聚集区、产业物流聚集区、以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为核心的工业原材料集散基地、以商品展示和订购为主的国际化采购中心。这就是广州现代流通体系的核心价值与根基所在。

目前,广州打造国际时尚之都、国际定制之都、网红电商直播之都、跨境电商之都以及国际美食之都等行动计划或措施都还在推进之中,政府正在规划引导广州现代流通体系的有序重构和升级创新,坚守自身特色,从而在发展新型现代流通体系方面走出了自己的新路。

三、打造以新消费为特点的世界一流的国际消费中心

自2019年以来,广州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的同时,提出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构建以新型消费为核心的消费促进和服务体系。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商贸、新流通与新消费大多是一体二面,相互影响和促进。广州虽然和北京、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不同,但在消费方面却几十年来紧随北京、上海之后,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这里的消费人气始终源自市场聚集和产业拉动。广州作为一个生活消费宜居之城,在消费方面一直释放着能够吸引国内外消费者的独特魅力。

广州的国际时尚定制和跨境电商、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同时也是新型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时尚定制,它既是一种现代流通方式,但同时它也是一种基于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电商化、体验化的新型消费方式,是一种集消费、流通与生产融合的新模式,是新消费、新流通、新制造的混合体。在这方面,广州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未来更应引领全国,通过不断创新、聚集和深化,使这一特色体系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下一步,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工作重心将逐步从传统的商圈、设施以及美食节、旅游节等体系建设,逐步转型提升为以下几方面,重点包括:如何通过时尚定制等新模式引领新消费、如何通过举办类似于“全球华人在广州过大年”的超大型活动来吸引国内外消费者聚集广州消费(全国只有广州具备一系列优越条件,好吃、好玩、好看、好购、好天气、好交通、好活动且可以参加各类时尚发布、到工厂进行商品定制、到广州塔看表演、到街区看花市等),此外,还要通过创新交通枢纽商业体系、兴建相关的交通枢纽型商业体验中心或展贸中心、增强国内外过境游客的消费服务能力,从而通过创新截客留客吸客获客方式拓展消费客源,提升消费力。

四、实施广州流通业全面“走出去”行动计划

由于广州商贸具有的浓厚的“坐商”风格,因此,过去数十年间,广州流通体系建设的重心是一直对接于生产制造和服务好外来客商,缺少“走出去”进行布局的动力和条件。在过去“广货遍天下”、“发财到广州”等市场格局下,广州不是缺少在全国发展连锁体系的能力,而是缺少构建这个体系的动力和精力,顾不上。客人都跑来了,你却心里不好好安排,还跑出去布局,在当时也说不过去。这就是广州一直缺少大型本土连锁企业的主要原因。

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广州商贸到了必须“走出去”的时候了,广州现代流通体系也必须通过骨干流通网络嵌套进全国性流通体系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动能,尤其是融入到国内大市场、大循环中。广州商贸“走出去”分三个层次:一是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二是更多地将流通渠道向国内其他省区延伸;三是继续深化与国际流通合作。

一是加强广州与周边区域的流通合作。主要是指广州应全面提升广州商贸流通的能级,将现代流通体系的辐射范围拓展周边区域,尤其是佛山、清远、东莞、中山等周边城市,形成新的流通空间布局和发展格局。广州宜以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广肇云韶一体化发展、穗莞惠深化合作以及广深“双城联动”等为契机,在相关区域联合兴建一批以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电商定制、国际采购、免税基地等内容的新商贸聚集区或园区,从而丰富和升级广州现代流通体系的容量与承载力。比如,在举办“全球华人到广州过大年”活动时,应该尽可能地吸引周边的商家、酒店、餐饮、景区、市场以及文体休闲企业共同参加。既可以到清远泡温泉,也可以去佛山看叶问或黄飞鸿故居或顺德美食以及定制建材、家具等。

二是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在当前条件下,重点有二个方向,一方面是依托广州及大湾区强大的销地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对口帮扶和友好合作,在全国各地建立一批原材料、优质农土特产品等直供直销基地或商贸产业园区;二是以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方式,以资本为纽带,以渠道控制、流通服务、供应链赋能为抓手,展开跨区域的产业合作,形成“总部+基地”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即新型的“前店后厂”模式。

三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方向,继续加大国际流通合作。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海外粤籍侨胞有3000多万人。这些资源都是广州流通“走出去”的重点优势资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在开放中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以我为主的产业分工体系。以广州华人华侨、海外友好合作城市、广交会重点客户、海外各地的友好商协会为基础,大力推动广州商贸流通主动“走出去”,包括海外仓、海外基地、海外展示中心台及海外自贸区建设。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已经具有非常好的国际流通体系基础,只有有序开发和布局,广州商贸“走出去”一定会迈上新台阶。特别值得探索的是,如何利用广州的时尚定制和跨境电商优势,深度对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需要深入进行战略谋划。

五、探索中国牌原产地商品出境免税体系

在我国传统流通体系即旧商贸格局下,通常所说的免税商品,基本上是指中国消费者购买的国外名牌或奢侈品,涉及两个流通环节,一是中国游客去世界各地的免税店,尤其是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购买各种箱包、化妆品、保健品、钟表首饰、黄金珠宝名酒、食品等;二是中国国内的免税店,如机场免税店等。实际上,这里的免税商品基本上是进口商品。其中,不泛专门针对中国游客和买家而设计的部分所谓的名牌产品,而其产地可能就是广州或东莞等地。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中国制造”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或中国品牌正在世界品牌,某些中国消费品正在全球时尚或引领消费潮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信任和热爱中国商品,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中国,中国国际游客数量正快速增加。那么,尽发构建以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为核心的国际免税商品体系,就是新格局下必须探索的新内容。也就是说,中国各地的国际机场、国际游轮、口岸商业等,应该让数以亿计的外国人在离开中国时,可以购买一定额度的原产于中国的免税商品。过去是中国人出国购买,现在是数亿外国人到中国购买。同样是免税商品,只不过流通方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完全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时机也已经成熟。“一带一路”、双循环、RCEP、中国自贸区等,都需要有这个概念来丰富其内涵。

广州无论是否打造国内首个双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都应该主动向国家申请开展新型免税商品体系试验。广州在全国最具有开展出境免税的各方面条件。一是广州及周边区域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服装、家具、珠宝、皮具、美妆等产业链,是真正的原地产产品、原创设计等;二是广州拥有广交会等带来的大量国际客流(比如,每个参加广交会的外国客商,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免税中国商品);三是广州有南沙自贸区,适宜进行此类试验地;四是广州的电商物流和电商定制发达,可以以个性定制等方式吸引客人和拓展市场。

如何使大量的“广货品牌”进入到国际免税体系中,是广州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应有之义,也是责任担当,应该走在全国前列,首开先河。

六、推动广州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传统粤商喜欢单打独斗,抱团取暖,扎堆经营,形成“狼群效应”,同时,他们强调稳健经营,不熟不做,做生意赚钱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所以,广州商界,无论是批发商、零售商,还是物流商、餐饮商,都普遍做得不够大,“小而美”,市场生命力十分顽强。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全国流通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尤其是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和国际商贸中心,却缺少足够强大的龙头企业充分领军者。进一步说,就是缺少阿里、京东、苏宁以及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等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超大型流通龙头企业。这些千亿级企业的存在,是一个城市商贸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

广州缺少这类超大型商贸流通龙头企业的根源在于商人们“过于务实”,即仅靠开店、兴场、拓街这类纯实体商业业态进行扩张,极少数出现资本运本和大规模的并购。例如,曾经仅有几家的大型连锁超市宏城超市和好又多,都是被沃尔玛等异地商业企业并购。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商界都普遍地进行了收购、重组、运作,广州却基本上无声无息。例如,阿里不仅收购了银泰百货、三江购物、大润发等零售业上市公司和大型连锁企业,还收购了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企业,从而基本构建起了从线上到线下、国内到国外、批发到零售的全产业链商贸流通体系。当然,广州缺少超级商贸流通龙头企业的原因还有不少,如行业规划、土地利用、区域产业政策等。

不容否认的是,自2010年,广州结合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商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例如,2010年广州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穗府〔2010〕37号),提出重点推进列入国家、省、市龙头企业的商贸流通企业改制上市,支持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加快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开展资本运作,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实现上市资源的优化整合,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上市公司。加快推进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战略重组,支持和鼓励内外贸企业开展业务整合和相互投资参股,加快培育跨地区经营、内外贸一体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支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商贸龙头企业发挥品牌和市场集成优势,通过收购兼并、合资合作、联营结盟等形式进行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资源整合,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区域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新技术、新市场、新资源并积累全球经营运作能力。力争到2015年培育发展一批千亿、百亿级商贸企业,培育2家商贸企业进入全国行业20强。遗憾的是,这些好的目标和对策,在后期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未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值得反思和总结教训。

在新格局下,上述政策仍然有效,值得继续深化完善和贯彻执行。这里重点补充二点对策:一是借鉴日本综合商社经验,推进广州国有商贸企业深度对接优势制造业,除了借此大力发展时尚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外,还主要是借机促进流通体系与制造体系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并大力构建协同制造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时尚设计、供应链管理到批发、展示、零售的全产业链商贸流通体系,尤其是要参与到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及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行动过程中去。二是借鉴深圳国资经验,对关系国计民生或具有战略价值的重点流通领域,展开资本运作和大规模并购。近十年来,深圳国资通过并购,不仅控股了普洛斯等大型国际物流企业,而且还成为了苏宁、怡亚通等一批国内零售、供应链龙头企业,目前已经是国内资本市场上十余家大型流通龙头企业的大股东。此外,广州还应借鉴开发区模式,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与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相匹配的超大型商贸聚集区或产业园区,以承载强大的商贸流通创新和展示功能,同时也增强实施双循环战略的动能。


点赞(0)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